濟南10月12日消息 記者近日在京杭運河山東段調研時,不少專業(yè)人士紛紛建議,鑒于京杭運河(東平湖-濟寧)(以下簡稱“東濟運河”)腹地煤礦資源豐富,希望能借助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實施,盡快開通東濟運河航運功能。專家分析認為,東濟運河的開通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沿線礦區(qū)“北煤南運”的瓶頸難題,而且有望創(chuàng)造近10萬個工作崗位,帶動這一地區(qū)航運、物流、旅游及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一期工程進入山東后,經南四湖、梁濟(梁山-濟寧)運河進入東平湖,然后分別向膠東和天津、河北送水。其中京杭運河(濟寧-徐州)三級航道已于2000年11月正式完工;目前這一河段的航運從業(yè)人員已逾10萬人,每年創(chuàng)造的航運社會總收入超過20億元,不僅有效促進了“北煤南運”的興旺發(fā)展,還帶動了船舶制造、修理等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解決了大量沿河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
東濟運河主航道全長98.4公里,包括梁濟運河和東梁運河(東平湖-梁山)兩段;其中梁濟運河全長87.8公里,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全線貫通。記者在梁濟運河沿線看到,不時有運煤船只從河里緩緩駛過。濟寧水利局副局長劉文峰告訴記者,梁濟運河目前大約有25公里通航里程,航道標準約為四級-五級。整個梁濟運河只需對河床和部分河段加寬加固、部分橋梁適當提高跨度和高度即可達到三級航道標準,實現與現有航道的對接。
至于從梁濟運河向北延伸至東平湖20余公里輸水通道,業(yè)已列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總體規(guī)劃。如果在開通這一輸水線路時按照三級航道(遠期對接為二級航道)標準設計,不僅可以收到輸水與航運的雙重功效;也能發(fā)揮梁濟運河作為東平湖泄洪通道的作用,從而放大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效益。
據濟寧市航運局局長沈學啟介紹,東濟運河主要輻射范圍為濟寧、泰安、菏澤三市,間接可輻射濟南、河南、山西等地。東濟運河段腹地內煤礦資源極為豐富。位于菏澤的巨野煤礦儲量達50多億噸,煤田中心礦區(qū)設計年生產能力近期為600萬噸,遠期達1000萬噸,其中1/3的煤炭需經東濟運河運出。此外,泰安、濟寧兩地有大量砂石資源,一旦東濟運河開通,其砂石料可以得到大規(guī)模開發(fā),預計2010年和2020年砂石運量分別達到150萬噸和260萬噸。
沈學啟說,水路運輸成本低廉,其運輸成本和運價大體相當于鐵路的1/3,公路的1/9,適合煤炭、礦石、建筑材料等量大低值物質的運輸;同時,水路運輸還能提供大量的就業(yè)崗位,因此,沿線居民對這一航道開通的呼聲也很高。
濟寧市水利局副局長劉文峰說,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后,東平湖水位抬高,湖東20萬畝土地將淹沒,湖區(qū)現有種植、養(yǎng)殖業(yè)將遭受重大損失;東濟運河航道的開通將為東平湖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便利條件。
濟寧市委書記賈萬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鑒于濟寧市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發(fā)達的水陸交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山東省委已經將濟寧確定為山東三大都市圈之一的魯南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運河文化和運河經濟將成為這一區(qū)域今后發(fā)展的重要著眼點。黃河以南運河(東濟運河開通后,意味著黃河以南運河全線貫通)的貫通,不僅有利于濟寧盡快確立魯南地區(qū)金融、物流、文化中心的地位,而且將輻射帶動魯西南落后地區(qū)的發(fā)展。此外,濟寧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一旦東濟運河開通,將形成“東文(曲阜三孔文化)西武(水泊梁山景觀)中運(運河風光帶溝通其間)”的格局,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文化旅游觀光帶。
濟寧市運河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杜慶生非常惋惜地說,盡管目前京杭運河(濟寧-杭州段)已全線貫通,蘇北運河更是達到二級航道標準,但由于東濟運河不通,限制了濟寧對魯中南和魯西南地區(qū)的輻射作用,山東的運輸船只往往是滿載而去、空載而歸。一旦東濟運河開通,南下的山東船只可以將江浙一帶豐富的建材、紡織等商品運往山東,最大限度發(fā)揮運輸船只的負荷功能和經濟效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