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中國經濟整體改革一樣,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事實上也遵循著“帕累托改進”的過程,這一改革過程將盡可能地使一部分人受益,并且不使其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害。2004年升息與下浮存款利率和上浮貸款利率,以及2012年上浮存款利率和下浮貸款利率,應該都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遵循帕累托改進原則的體現(xiàn)。
從存款人角度來看,降低存款利率但擴大存款利率上浮區(qū)間顯然沒有損害存款人利益,反而因為存款利率的上浮而可能受益。從貸款人角度來看,降低貸款基準利率的同時還擴大了貸款利率下浮區(qū)間,這無疑對貸款人來講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實上,盡管存款利率上浮和貸款利率下浮看似縮小了金融機構的名義利差,損害了金融機構的利益,但從凈利差角度來看,金融機構的利益實際上并沒有受到損害。因為提高存款利率上限之后,盡管商業(yè)銀行為了高息攬存會迅速將存款利率提高到政府許可的高度,但是在不允許上浮的情況之下,金融機構已經開發(fā)出很多種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財產品來吸收資金,商業(yè)銀行的融資成本事實上已被提高。存款利率的上浮只不過是將部分收益率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資金轉換為銀行存款,金融機構整體成本并不會明顯提高。盡管擴大貸款利率下浮區(qū)間,但貸款利率下浮貸款占比數(shù)量十分有限,相反貸款利率上浮的程度卻越來越高。
年內不會再次降息
綜上,央行雖然名義上降低了存貸款基準利率,但實際上并沒有起到降低存貸款名義利率的作用,而是為了借降息的名義行利率市場化之實,以期實現(xiàn)帕累托改進式改革的目的。這樣的話,就有理由認為,央行本次降息盡管打開了降息周期之門,但是下一次降息在年內可能不會再次發(fā)生。
2004年10月29日央行借加息名義推進利率市場化,盡管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但下一次加息則發(fā)生在一年半之后的2006年4月28日。畢竟從影響利率政策決策的各種因素來看,沒有足夠理由支持央行采取連續(xù)降息行動。
一是通貨膨脹盡管在回落,但截至2012年5月份CPI同比漲幅依然處于3%的較高位置,盡管PPI受到大宗商品大幅回落影響已經連續(xù)三個月負增長,但從2008年至2009年CPI與PPI之間的關系來看,CPI不會像2009年那樣陷入負增長,而可能會處于3%左右的水平溫和增長,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不支持連續(xù)降息。二是從資本流動角度來看,去年下半年以來,熱錢開始集中外流,外匯占款甚至出現(xiàn)罕見的負增長,在這種情況之下持續(xù)降息,顯然可能會進一步促使資本外流,這顯然是決策者不希望看到的。三是從投資回報率角度來看,截至2012年一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yè)的ROE為9.23%,考慮到60%的資產負債率,折合負債收益率為5.5%,而2012年一季度的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97%。很顯然,目前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經覆蓋掉投資回報率,央行有必要將利率降低以保證利率水平處于中性利率水平,但是這一目的的實現(xiàn)似乎并不能通過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來實現(xiàn),畢竟貸款利率上限是放開的,如果央行沒有有效阻止資本外流以及采取有效手段投放流動性,單純降息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因此,預計下一階段,考慮到外匯占款的下降,央行還是會頻繁動用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數(shù)量型工具,以期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而不是急于再次動用利率工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