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中國不可能長期依賴國外的裝備和人才來開發(fā)地下空間。而且,一些國家級的重大保密工程,如果使用進口盾構機,對安全將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建立自主的盾構機產業(yè)體系是迫切而必須的。
“十五”期間,中國城市地鐵建設工程陸續(xù)展開。據原國務院重大辦副主任董必欽介紹,當時朱镕基總理曾表示,中國地鐵建設必須使用國產裝備。
在此背景下,為提高國內隧道掘進機技術水平,盡早形成支柱性產業(y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科技部“863”計劃、國家發(fā)改委“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計劃”等都把盾構裝備國產化作為發(fā)展重點予以推動。
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yè)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意見》中第10條指出:“滿足鐵路、水利工程、城市軌道交通等建設項目的需要,加快大斷面巖石掘進機等大型施工機械的研制,盡快掌握關鍵設備制造技術?!痹?006年3月8日《意見》落實工作會議上,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指出,“要按照《若干意見》精神,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力爭到2010年發(fā)展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技術裝備制造企業(yè)集團、制造業(yè)集中地和工程研發(fā)中心,初步建立以企業(yè)為主體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增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能力,逐漸形成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的裝備制造業(yè)格局?!?/P>
破土而出的新芽
據了解,2005年以前,中國盾構機市場上國外產品的占有率高達95%以上。國內在盾構產品的研究設計、國產化和系列化等方面才剛剛起步,僅有上海隧道股份一家已在自主知識產權上取得突破,許多領域尚屬空白。國內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yè)能作為分承包方,分交比例一般在合同總價的15%左右。
隨著“863”計劃以及“九五”、“十五”等科技項目的完成,中國在機、電、液、測量、控制技術和巖土施工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相關技術基本滿足現(xiàn)代盾構技術發(fā)展的需要。而經過40多年的努力,中國盾構行業(yè)積累了一批專業(yè)人才,在科研、設計、制造、專業(yè)施工隊伍等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經過近幾年來的不斷發(fā)展提高,中國盾構自主產業(yè)體系初步建立。目前,上海隧道、北方重工、中鐵隧道等企業(yè),已具備自主研發(fā)能力,擁有生產基地,能夠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盾構裝備。
---始建于1965年的上海隧道股份是我國最早從事軟土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專業(yè)公司,是中國建筑業(yè)第一家設立院士研究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企業(yè)。公司擁有盾構設計試驗研究中心和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多功能盾構試驗平臺。上世紀60年代,該公司和江南重工聯(lián)合設計制造了中國第一臺網格式盾構掘進機;90年代初,又自行開發(fā)了中國第一臺直徑為4.35米的土壓平衡掘進機;進入二十一世紀,先是合作生產中國第一臺雙圓盾構機,后又獨立研制出中國第一臺超大型矩形頂管機。公司建設了穿越上海黃浦江底的所有公路隧道和地鐵隧道,工程遍及國內許多城市,并且拓展到香港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場。
為了打破國外壟斷的局面,推進盾構裝備國產化進程,科技部于2001年將土壓平衡盾構機關鍵技術研制列入了“863”計劃。上海隧道股份、中鐵隧道集團公司集各自在設計、制造、施工方面的優(yōu)勢,聯(lián)合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單位成立了產、學、研結合的課題組,拉開了中國盾構機產業(yè)化的序幕。歷時兩年多,經過引進與合作、消化吸收、獨立研發(fā)等幾個階段,2004年9月,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鐵盾構掘進機“先行號”在上海隧道股份問世,從而結束了長期以來國內地鐵掘進工程洋盾構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跋刃刑枴斌w現(xiàn)了上海隧道股份40年地下施工裝備設計制造的豐富經驗,集當今世界盾構制造各類系統(tǒng)之長,融歐洲產品的穩(wěn)定性和日本產品的經濟性為一體,售價僅為進口盾構機的三分之二。在研制“先行號”的過程中,隧道股份獲得了33項技術專利。通過零部件的全國配套和自行開發(fā)制造,“先行號”的國產化率達到了70%左右。
2005年6月28日,“先行號”
完成了第一次掘進,其施工效率、工作質量、運作穩(wěn)定等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5年12月,在完全達到隧道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先行號”以日推進32環(huán)、38.4米創(chuàng)造了國內地鐵盾構日推進最快紀錄,并打破洋盾構日推進新紀錄(進口盾構最快單日推進速度為26環(huán)、31.2米),而最快單月掘進速度達到了566.4米(進口盾構最快單月推進速度為531米).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國外同類盾構的先進水平,盾構設計掘進壽命與國外盾構相當。
2010年11月10日,由上海隧道股份等五家單位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重點項目“泥水平衡盾構關鍵技術與樣機研制”課題,通過科技部技術驗收,多項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泥水平衡盾構樣機“進越號”,直徑為11.22米,成功應用于為上海世博配套的打浦路復線隧道工程,完成了全長1472米的隧道掘進任務。在施工過程中,“進越號”泥水平衡盾構機推進順暢,尤其是在相鄰構筑物保護及超小半徑隧道推進中,顯示出國產盾構設備操控靈便的特點?!斑M越號”的成功研制,填補了國內在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設計制造領域核心技術的空白,改變了中國大直徑盾構完全依賴于進口的局面。
---北方重工從2003年開始進入盾構裝備領域,先后與德國維爾特、日本石川島等國外公司進行接觸和洽談。為了盡快掌握全斷面掘進機制造技術,企業(yè)分批派出近百名工程技術人員,赴德國和法國進行隧道掘進機技術的學習與培訓,取得了全套設計、制造、檢驗、組裝調試等專業(yè)技術資料和技術標準,為盾構裝備國產化奠定了基礎。2004年9月,北方重工全斷面掘進機項目特邀院士工作站成立,并開始隧道掘進機的國產化開發(fā)研制工作。2005年2月,成立了沈陽維爾特重型隧道工程機械成套設備公司。2006年,利用沈陽重機總承包泥水平衡盾構、雙護盾掘進機(與國外合作設計)、土壓平衡盾構的機遇,北方重工獲得這三種型式全斷面掘進機技術。結合獲得的美國羅賓斯、日本石川島、三菱、JFE等幾家公司的一些技術,進行消化吸收,為進行再創(chuàng)新和集成創(chuàng)新打下基礎。
2007年,北方重工并購了世界三大盾構機制造商之一的法國NFM公司。通過此次并購,該公司擁有了多種類型盾構機設計制造核心技術,實現(xiàn)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并成為中國在盾構機領域惟一具有參與國際競標資格的企業(yè)。有評論認為,此舉是北方重工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的成功范例。
目前,北方重工已經具備設計制造適用于巖石地層、軟土地層及復合地層的盾構裝備的能力,產品已經有廣深港海底隧道、武漢過江隧道、北京、武漢、沈陽地鐵項目等多個工程業(yè)績。
開花結果尚需陽光
---2008年4月25日,列入國家“863”計劃,由中鐵隧道集團自主研發(fā)制造的中國首臺復合式盾構機在河南新鄉(xiāng)中鐵隧道集團盾構機產業(yè)化基地下線。這臺盾構機由于實現(xiàn)了從關鍵技術向整機制造的跨越,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有望打破國外企業(yè)長期以來在盾構機制造方面的技術壟斷。
---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自主研發(fā)并用于長沙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的“開路先鋒19號”盾構機,2011年5月7日成功出井。目前,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已經為長沙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提供了15臺自主研發(fā)的土壓平衡式盾構機,使長沙成為國內第一個在地鐵工程中以國產盾構機完成施工的城市。據悉,由于具備質量和價格優(yōu)勢,目前北京、西安、廣州等地的地鐵建設,也已經使用該集團設計制造的盾構機。
有關專家指出,隨著盾構機國產化的有效推進,已迫使國外企業(yè)降低產品價格,降價幅度約為30%,進口產品的高價位受到全面遏制,國產化產業(yè)政策的激勵效果已開始顯現(xiàn)。
不過,面對充滿機遇的市場,國內自主裝備企業(yè)并不總是春風得意。因為,當外資品牌不斷完成摧城拔寨時,旁觀成為了國內企業(yè)更多時候的無奈選擇。一位企業(yè)人士說,目前,本土企業(yè)在產能方面沒有問題,缺的只是機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