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市場成當務之急 下半年宏觀政策不會大幅放松
在“穩(wěn)增長”被放在更重要位置的當下,市場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房地產政策乃至產業(yè)政策等方面放松的猜測也多了起來。不過,最近屢屢低于預期的數據和高層的表態(tài)卻傳達了不一樣的信息,宏觀政策大幅度放松似乎只是市場的“一廂情愿”,而穩(wěn)中求進依然是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總基調。
在資本市場方面,下半年,管理層依然會延續(xù)年初確定的工作思路,繼續(xù)推動資本市場結構調整和服務功能提升,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還將擇機出臺。而對于近段時間經濟基本面導致的市場走弱,管理層已經出臺并將繼續(xù)出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這些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維護市場穩(wěn)定的舉措正在形成累積效應。
貨幣信貸政策 適度放松不宜貿然放量
對于通脹,貨幣政策要更具前瞻性,不僅僅看到年內,還要看到明年。
當前,“穩(wěn)增長”被置于更為重要的位置,需要放松貨幣政策。但同時,物價對需求擴張較為敏感,擴張性政策刺激通脹的效應在增強,這決定了貨幣政策放松只能適度,不宜驟然放量,同時操作上需要更具前瞻性。分析人士指出,正逆回購、央票仍將是央行最常用的工具。
貨幣政策空間大
受外部需求不足、出口增速放緩以及投資需求疲軟等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經濟呈現明顯的下行壓力。截至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已連續(xù)六個季度放緩。中央也提出“把穩(wěn)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時,今年以來通脹壓力顯著下降,7月CPI跌破2%,這為貨幣政策操作預留了更大空間。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總體來說,為防止經濟過快下滑,有必要通過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穩(wěn)定經濟增長。下一階段仍會采取穩(wěn)健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年底前降息、降準“雙降”機會依然存在,預期會出現一次降息,兩次左右降準,而公開市場操作應該是比較頻繁的經常性行為。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對于通脹,貨幣政策要更具前瞻性,不僅僅看到年內,還要看到明年;不僅要看到國內,還要看國外。在關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通脹預期變化的同時,也要關注隨著未來投資刺激的力度加大,也會引發(fā)通脹預期。
央行也注意到了這一潛在風險。近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強調,要增強政策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這與之前提法有所調整。
引導信貸平穩(wěn)適度增長
而信貸方面,7月份5401億元,新增之低著實讓市場吃了一驚,但5000至6000億元的量或許會持續(xù)至年底。據了解,央行下半年要著力引導金融機構放貸總量平穩(wěn)適度增長,重在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銀行要努力提高信貸的質量而非追求數量。
華創(chuàng)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華中煒指出,從其各地調研的情況來看,上半年省一級銀行均沒有接到明確的信貸規(guī)模放松的政策指導,年初制定的全年信貸規(guī)模計劃并未調整。如果這個情況持續(xù),按年初制定的8萬億信貸規(guī)模來計算,下半年月均信貸量只有5000至6000億元,信貸增速難以加快。
權威人士透露,下半年要著力引導金融機構放貸總量平穩(wěn)適度增長,重在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的結構性矛盾。央行日前也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切實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宗良稱,信貸資金供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由來已久。要優(yōu)化信貸資源配置,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引導貸款投向實體經濟。比如加大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煤電油運、農林水利、通訊、公共基礎設施、消費和出口等的支持。
其次,加大對小微企業(yè)貸款的投放,支持民間投資的快速發(fā)展。這樣既可以將銀行的貸款收益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又能為整個經濟體注入新的活力,也能改善銀行經營環(huán)境。
再次,小微型企業(yè)要從自身著手,優(yōu)化信用等級。這樣做,既能增強銀行放貸的信心,也能切實緩解小型企業(yè)貸款難的問題。
此外,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yè)和產能過剩行業(yè)的貸款等。
財政政策 財政支出擴張空間有限
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增速繼續(xù)下滑,下半年財政支出增速或低于歷年水平,依靠財政支出直接刺激經濟成為小概率事件。
財政支出年底突擊花錢傳統今年或難再現。7月財政收入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增速繼續(xù)下滑,再加上大幅下滑的地方土地出讓收入,下半年財政支出增速或低于歷年水平,依靠財政支出直接刺激經濟成為小概率事件。
“包括努力減少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稅外負擔等,”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下半年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減稅才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點?!背耸∈屑磳訝I改增改革外,記者亦獲悉有關部門正進一步研究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yè)所得稅減免范圍,實體經濟負擔減輕將更值得期待。
稅收收入下滑概率大
據了解,一般性財政收入中資本性開支、地方國有土地出讓權收入,以及各類投資項目的經營性現金流入是構成目前財政投資性開支的主要來源,而從今年前兩項主要來源來看,目前無疑不面臨巨大考驗。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速繼續(xù)較6月降低1.6%,其中占比最大的稅收收入僅增長4.6%,較6月繼續(xù)降低8個百分點。而土地出讓收入方面前7月也較去年同期減少5000億,相應的土地出讓支出也減少2990億元,同比下降18.9%。
“在增速全面回落背景下,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了增速僅為個位數的省市,地方財政形勢下一步怎么做確實是個難題,”社科院財政室主任楊志勇表示。
國金證券分析師汪毅對此亦認為,受到經濟增長放緩、企業(yè)利潤下降等因素影響,未來稅收收入進一步下滑的概率較大,目前看來全年9.5%的財政收入增速目標依然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今年以來財政支出的相對高增速也將難以持續(xù),下半年財政支出增速或將下降到16%左右。
與財政收入能力持續(xù)下降伴隨的是財政支出結構的變化,7月財政支出中,一直維持高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重頭戲交通運輸支出增速已較6月下降10個百分點,持續(xù)最近幾個月來不斷走低態(tài)勢,而支出加速的領域主要是一些上半年進度相對較慢的項目,包括教育、文化傳媒、社保、環(huán)保支出等民生保障項目等。
對此,分析師表示,目前交通運輸等傳統政府投資基礎設施領域經過前幾年高速擴張后,目前大多處于消化期,后續(xù)投入能力有限,相比民生社保等消費性支出才是今年以來財政支出的重點,未來依靠財政重回擴張來保增長可能性并不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