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轉變觀念,整合資源,積極探索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
1、確定起重機大噸位產品發(fā)展方向,高起點推進大噸位戰(zhàn)略,相繼推出QAY350、QUY1000噸新產品,進一步延伸了產品型譜線,逐步掌握大噸位、超大噸位先進研發(fā)技術,有效增強品牌競爭力。
2、為滿足客戶對經濟、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三橋底盤中長臂架泵車的需求,公司積極組織、調動一切資源,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先后完成了三橋45米、46米、47米、48米系列泵車的設計開發(fā),完成了四橋50米、52米、54米、56米六節(jié)臂泵車的設計開發(fā)。新產品投放市場后得到了客戶的積極回應,有效地遏制了競爭對手的攻勢。
3、立足自身核心技術開發(fā),充分吸收行業(yè)領先技術,積極完善塔機產品系列型譜,囊括波坦和利勃海爾的全部特點,形成“大而全”的中聯塔機特色,成為行業(yè)內唯一一家整合兩家世界級塔機企業(yè)優(yōu)點的塔機企業(yè),有效提高產品競爭力。
4、緊跟國家新能源政策,與國家重點院校及上海瑞華等企業(yè)開展技術合作,創(chuàng)新產品開發(fā),成功開發(fā)出純電動掃路車、混合動力清洗車以及天然氣壓縮車等多款新能源汽車及清潔能源汽車。
5、土方機械公司新產品地下連續(xù)墻項目研發(fā)取得較大效果,整機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并成功申報ZD500地下連續(xù)墻液壓抓斗五項實用新型專利。
6、積極爭取社會技術資源,共性技術研究取得較大進展
1)共性技術研究以解決市場或現有產品的問題為切入點,初步探索建立事業(yè)部運行模式下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放水養(yǎng)魚、無償服務”的運作模式。全年開展了31個共性、關鍵技術項目的研究,形成了與經營單元產品結合、與市場結合的局面。
2)與國內領域排名前列的某重點大學國家電液重點實驗室結為全面合作伙伴,利用其在電液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和影響力,提升公司技術水平、培養(yǎng)隊伍。此項目的合作目前在解決工程起重機液壓系統(tǒng)微動特性問題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3)積極整合社會技術資源。公司與多所重點高校結為合作伙伴,利用其技術優(yōu)勢和影響力,提升公司技術水平、培養(yǎng)隊伍;合理運作863重點項目,爭取到一批關鍵社會技術資源,為今后形成產業(yè)技術聯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公司,形成了行業(yè)獨一無二的集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科研架構。
4)在標準化建設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公司提交的《混凝土機械電控系統(tǒng)安全》國際標準提案被國際電工委員會采納,標準化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標志著公司在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掌握國際安全標準話語權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