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全球鐵礦石市場出現(xiàn)了動蕩,但巴西礦業(yè)巨頭淡水河谷公司卻并不認為中國的“胃口”將變小。
淡水河谷負責有色金屬運營和營銷的執(zhí)行官約瑟·卡洛斯·馬丁斯(JoseCarlosMartins)近日表示,當前市場對鐵礦石需求存在擔憂,但公司并未受到負面影響,反而在最近的巴西貨幣貶值中看到了一線希望。下一步對鐵礦石價格的影響,將更多來自供應面而非需求面,礦石價格到年底時將可能有所回升。
“鑒于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和住房,預計中國鋼產量在2025年~2030年將達到峰值,為10億噸?!瘪R丁斯預測道。
對此,生意社鋼鐵分社主編何杭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淡水河谷樂觀看待中國的礦石需求,并非無的放矢。當大多數(shù)礦山都在節(jié)約生產成本,回籠流動資金,出售累贅資產之際,淡水河谷依舊跟進在華擴張計劃。此舉或將利好其在中國的形象。
礦商積極推進擴產計劃
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以及美國可能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已促使美元兌巴西雷亞爾等主要貨幣走強,并引發(fā)市場對商品需求的擔憂。同時,因中國是淡水河谷鐵礦石的最大買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對淡水河谷的股票亦產生負面影響。
巴西金融咨詢公司Economatica近日發(fā)表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淡水河谷公司股票累計下跌71.9%,市值損失達719億雷亞爾(約合327億美元)。報告認為,中國需求下滑導致國際鐵礦價格下跌,引發(fā)投資者拋售淡水河谷股票。6月24日,淡水河谷公司曾遭遇“黑色星期一”,其市值一天之內大幅縮水5%以上。
盡管股價走勢不盡如人意,但馬丁斯認為,中國的高儲蓄率為政府調整經濟政策提供了很大的彈性。由于中國人口將繼續(xù)向城市遷移,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和住房,中國的鋼鐵生產將從目前的每年大約8億噸上升到2025年~2030年的約10億噸/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雖然馬丁斯提及的數(shù)字仍達不到過去10年中國鋼鐵“旺盛”的增長率,但考慮到目前鐵礦石業(yè)務基本面并未發(fā)生大變,中國發(fā)展將成為穩(wěn)定的正面因素,因此,淡水河谷方面仍繼續(xù)著其產能提升計劃,擬投資200億美元開發(fā)巴西北部亞馬遜地區(qū)的卡拉加斯新礦,而此項目是一年前馬丁斯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就已提出的。
何杭生表示,如果屆時位于巴西北部卡拉加斯的SerraSul和SerraNorte項目建成投產,SerraSul項目將使淡水河谷公司鐵礦石年產能增加9000萬噸,SerraNorte項目將使公司年產能增加4000萬噸。那么,到2017年,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年產能有望達到4.6億噸。
事實上,在2013年4月7日,F(xiàn)MG總裁潘納威曾透露,今年FMG將投資100億美元,把現(xiàn)有的5500萬噸年產能擴大至1.55億噸,規(guī)模擴大了幾乎三倍。5月,力拓首席執(zhí)行官SamWalsh曾稱,將可能繼續(xù)投資50億美元提高澳大利亞鐵礦石產量。他表示,董事會預計于四季度批準將鐵礦石年產能從2.9億噸提至3.6億噸的計劃,除非全球鐵礦石市場供需情況有重大變化。 “中國鐵礦石需求進入了峰值平臺期,后期增長潛力有限。同時,2013年~2015年,世界三大礦山鐵礦石產能將集中增加,也將壓制國際鐵礦石價格。”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王曉齊日前在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培訓班上表示,當前中國日均粗鋼產量在215萬噸左右,今年年產量預計為8億噸,已基本達到峰值。
據悉,淡水河谷、力拓以及必和必拓三大礦山今年鐵礦石產量預計將增加至8.15億噸,2015年將增至11.22億噸。
出售弱勢資產以降低成本
受中國需求不振影響,今年以來,代表國際三大礦山鐵礦石銷售價格標的的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shù)不斷走低,6月初曾探至110美元/噸一線,創(chuàng)出年內最低水平。
對此,馬丁斯稱,未來對鐵礦石價格的影響將更多地來自供應面。一季度淡水河谷的競爭對手力拓以及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的增加,對礦價構成一定壓力,這種情況在三季度仍會存在,直至新增的產量被吸收。不過,礦石價格到年底時將可能有所回升。
馬丁斯還表示:“鐵礦石價格波動使剛起家的礦業(yè)公司獲得融資變得十分困難,這意味著礦石供應增長將低于預期,而這有利于具有競爭力的低成本礦山建設。當鐵礦石價格下降至110美元/噸時,中國的高成本礦山將變得無利可圖而被迫停產,但是,我們仍會有較好的盈利,即使低于這一水平依然能夠獲得投資回報?!?/P>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因受經營成本持續(xù)增加的壓力,目前不少礦業(yè)巨頭考慮出售煤炭資產以削減成本。
據悉,今年初,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礦業(yè)巨頭的負責人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由于全球礦業(yè)需求低迷、利潤大幅下降,削減成本將成為今年的首要任務。
對此,何杭生分析指出,當前全球鐵礦石供大于求格局不改,實際需求正在逐步減少,但中國對礦石需求始終保持著穩(wěn)定。目前國際多數(shù)礦山資金不足,債務過重。為解決困境,途徑無外乎兩條,其一,出售拖累資產;其二,再次增加礦山投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