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興建的港珠澳跨海大橋,將為西南出海通道再開一“門”。從資源豐富的中國大西南腹地到物流中心香港,將擁有一個更便捷的物流載體。
隨著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進程的啟動,以及《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簽署,中國西南地區(qū)和珠江三角洲的經貿聯系更加緊密。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和中南半島經濟圈,將通過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促進,優(yōu)勢互補,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提高競爭力,形成多贏格局。
港珠澳大橋和在建的一批跨省(區(qū))交通項目接軌,將為粵港澳打通連接大西南的快速通道。其中,廣東往廣西方向修建的公路項目,包括廣州-梧州高速公路(其中廣州至肇慶段已通車)和渝湛國道主干線湛江到粵桂交界段;廣西往廣東方向修建的公路項目,包括南寧至梧州高速公路(其中南寧至興業(yè)段已通車)和桂林-梧州高速公路。
已于2001年底建成的全長1700多公里的西南出海通道,從成都至北海,大部分是高速公路,與上述在建和計劃興建的公路聯網,使大西南的條條道路最終密集地匯合在珠江三角洲這個龍頭上,通過港珠澳跨海大橋的整合,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這扇面向國際市場的“大門”與充當其“后院”的大西南更緊密相連。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產業(yè)處副處長趙志伯認為,西南出海通道有了港珠澳跨海大橋這道“門”,為西南地區(qū)的資源開發(fā)和跨國公司把全球采購業(yè)務向西南腹地延伸,提供了更便捷的物流平臺。
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一系列優(yōu)勢資源的開發(fā)項目正在西南地區(qū)進行,包括四川的信息產業(yè)、重慶的重工業(yè)、貴州的煤電鋁相結合的能源工業(yè)、廣西的有色金屬和水電開發(fā)、云南的生物科技開發(fā)等,為西南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增加了后勁,也使越來越多的貨物從西南腹地流向國際市場,加速了西南地區(qū)與國際市場的融合,而以港珠澳大橋作為交通樞紐的粵港澳地區(qū),將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南開大學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宮占奎教授說,有了港珠澳跨海大橋,粵港澳與大西南的“門對門”運輸更加便捷,物流成本降低,有利于粵港澳地區(qū)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調研員陳道遠則指出,港珠澳大橋打開了粵港澳的西大門,它將通過粵西沿海高速公路與廣西沿海高速公路對接,使西南出海通道的幾個出海港口形成互聯互動,變成集團式的、廣義的“大門戶”。
目前,粵西沿海高速公路廣州到開平段已修通,開平到陽江段即將通車。按照計劃,它將西接廣東茂名,并與廣西沿海高速公路網連接。
此外,南寧至昆明的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已經動工,包括南寧至壇洛、百色至云南羅村口;南寧至友誼關的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中;昆明至曼谷的公路改造工程,云南段已經動工。這些項目建成后,意味著中國西南地區(qū)、粵港澳地區(qū)和中南半島,將在實現經濟互利互惠,共創(chuàng)多贏的新格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