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建設》最新公布的年度YellowTable排行榜的調查,2011年全球最大50家工程機械制造商的銷售額達到1820億美元。50強中,中國公司總銷售額從2010年的15.0%上升到16.9%。2003年,YellowTable排行榜首次發(fā)布。當時的全球50強中,中國制造商的銷售額僅占1.6%,總量為8.41億美元。在過去的10年里,按照其所占百分比,中國企業(yè)所占銷售額的比例增加了至少10倍。如今,他們所占的比重達16%以上,總量則達306億美元。這些以三一、中聯、徐工為龍頭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è)在國際舞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一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當然,包括徐工集團、中聯重科、柳工集團等在內的表現也相當不錯,這里我以三一為例子,談談一些體會。
國際舞臺彰顯品牌與實力
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最能展示企業(yè)品牌實力的德國慕尼黑bauma、法國巴黎INTERMAT以及美國拉斯維加斯CONEXPO展會。在這方面三一可謂是大手筆,從展位面積以及展位的位置來看基本上是少數面積最大位置最好的幾個企業(yè)之一。而這在十幾年前,這些展會連中國國旗都沒有(每個國家只要有企業(yè)參展才會在展場有該國國旗),更別說面積大小以及位置好壞了。在剛開始參加的幾屆展會上,中國企業(yè)的展位置都無一例外地被安排在最偏遠的邊上,即使你有錢,人家也不給你好位置。這是當時的現狀。再看看今年的INTERMAT展、去年的CONEXPO展、前年的bauma展,三一都很好地展示了中國軍團的實力。今年的巴黎INTERAMT展上,三一集團延續(xù)了以往的大氣手筆,拿下位于靠近停車場的E5區(qū),與JCB、特雷克斯等相鄰而望,但其展區(qū)面積則達到了4680平米,為中國最大參展商。而七八年前剛參加國際展會之時,參展的中國企業(yè),產品大多不符合歐美標準,根本無法獲取國際客戶的認同。在三一集團“走出去”參展的頭兩年,由于不符歐美標準,產品只是到美國“旅游”了一次又運回了國內,未能實現一臺銷售。
時間很快,隨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è)批量化地陸續(xù)登陸歐美展會,各大品牌從最開始的登臺亮相、小試牛刀,再到同臺競技、爭相斗艷,近十年時間一晃而過。未用十年,中國工程機械幾大巨頭完成了史詩般的蛻變,三一集團也從當年銷售規(guī)模不到50億元,發(fā)展到如今劍指1000億的航母。
發(fā)展太快 留給老外了解的時間太短
最近幾次國際大展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有幾個老外手里拿著展會資料邊比劃著邊問“where is SANY?”從言語中能看出他們心目中三一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的老大(其實那時三一離老大還有相當距離),這說明三一在國際上的推廣做得很好。正是因為這樣,才有如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有一次也是在國際展會上應邀參加一個國際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在展會期間召開的一個會議,很多老外都向我提出了幾乎相同的問題:“這次展會中國企業(yè)成為議論的焦點,你認為三一這企業(yè)怎么樣?”當然他們想了解的企業(yè)不只是三一,還有中聯重科、徐工集團等。這些短短數年就從原來默默無聞到如今一鳴驚人,留給他們真正了解中國企業(yè)的時間實在太少。比如三一,自1994年11月成立之日始,三一重工從零起步,僅歷時16年便成就了中國第一(據《國際建設》排名)、世界第六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前五位分別為卡特彼勒、小松、日立、沃爾沃、利勃海爾)。據悉,三一重工的銷售收入以50%以上的增長率向前推進:在過去的10年間(2000年-2010年),三一重工的銷售收入從上市前2000年的3.9億元,躍升至2010年的339.55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56.2%。因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è)在很短的時間里完成了國外企業(yè)們數十年的發(fā)展歷程。
最近,在一次與德國制造業(yè)的高管溝通中。他坦言,最令一向引以為豪的德國制造業(yè)擔心或者說是深感壓力的是中國企業(yè)從最早只為要超越”來形容很生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