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去年年末時在上海作出過這樣的判斷,中國鋼鐵業(yè)正在進入一條低增長和微利的軌道。2011年,中國鋼鐵業(yè)的生產和消費都會有增長,“但幅度不可能太大”,鋼鐵行業(yè)可能已經到達一個階段性的“頂部震蕩區(qū)”。這必然會帶來礦石市場的變化。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也說,就在最近的幾年內,礦石市場會出現一個很大的改變。甚至全球主要礦業(yè)公司的中國區(qū)負責人也認為,只要需求不出現“難以預料的井噴”,全球鐵礦石供求“最緊”的時段已經過去。
去年,中國鐵礦石年度進口量出現10多年來的“首次下降”?!拔业匿撹F”資訊機構首席分析師賈良群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礦價已經打破了多年“單邊上行”的慣性,有上有下,2010年的年中時段,礦價曾進入“谷底”,噸價最低僅為124美元。雖然今年節(jié)后礦價一度逼近歷史高點,其實價格背后的市場供求關系已經大大改變了,“硬挺是挺不住的”。全球礦石市場已走過了嚴重供不應求和供不應求這兩個階段,供求寬松的跡象“要蓋也蓋不住”,雖然有時“風吹草動”還能激發(fā)市場的跟風炒作,價格尚有起落,但持續(xù)的時間不會太長,幅度不可能很大。
應抓住兩個“關節(jié)點”
在采訪中,一些專家認為,目前“虛擬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的“基因”之一,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走勢不可避免,短時的市場預期對真實市場供求的影響將是長期存在的。但反過來說,市場最終還是取決于真實的供求。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進認為,對于鋼鐵產業(yè)鏈上的一些階段性起伏,應理性對待,可以關注,但切不可過于夸大。盛志誠等分析人士也表示,“應該分清哪些是短期因素,哪些是長期趨勢”。在牢牢把握了長期走勢之后,把短期因素的影響局限在其應有的范圍之內。
在鋼鐵業(yè)與礦石市場的互動調整中,不少專家都注意到了兩個關節(jié)點,關系到礦石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第一是國產礦對進口礦一定的替代度,正在成為國內外鐵礦石開礦積極性的“觸發(fā)點”,這對今后礦石市場的供給結構有很大影響。賈良群說,國內開礦的積極性,正在帶動國外三大礦甚至是一些中小礦山的開礦積極性,在此過程中可有序實施“走出去”的礦業(yè)投資計劃。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礦山之間的市場競爭意識,以爭奪國內鋼企的需求份額。“礦石這個市場最怕沒有競爭”。一旦競爭形成了,到時不論國產礦還是進口礦,只要價位合適,資源就可“為我所用”。
第二是節(jié)能減排政策對鋼鐵業(yè)產量的控制效應。在2010年全年的鋼鐵業(yè)運行過程中,三季度部分地區(qū)為沖刺節(jié)能減排任務而采取的“限電限產”風暴對市場產生的影響讓人印象深刻。雖然這種“臨時抱佛腳”式的強制性做法太過簡單,欠缺長期的綜合考慮,但其對產能過剩行業(yè)的調控效應還是十分明顯的。盛志誠認為,應盡快落實節(jié)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方面的長效制度安排,控制鋼鐵產量,進而控制對上游礦石的需求,爭取今后幾年礦價“不大漲”,漲跌互現,總體平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