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4號線首條穿越太湖的地鐵隧道成功貫通。迄今,蘇州軌交已建和在建線路成功穿越了湖泊、文保建筑、火車站、特殊土層等特殊地形,施工蜀黍告訴小8,為了攻克這些難題,他們可沒少想辦法呢。哪些區(qū)間有看點,小8帶你開開眼!
穿越太湖,成國內軌交領域最長湖底隧道
此次穿越的太湖隧道工程可謂是目前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最長湖底隧道,區(qū)間長度2786米,下穿太湖730米,比2009年金雞湖隧道區(qū)間2340余米還要長400多米。和金雞湖隧道施工難點類似,穿越地層都相對復雜。
保障隧道內通風、供電、排水等功能的風井比金雞湖桃花島風井加深一層,30多米的深度超越金雞湖風井,是蘇州軌交建設史上最深基坑。掘進時盾構機一邊掘進出土,一邊同步注漿加固周圍土體,還要防止盾構機滲漏。
按照規(guī)劃,迎春南路至吳江震澤將來開通的S6市域線,也將穿越東太湖。
穿越文保建筑,從圍擋到盾構都得小心翼翼
整條4號線,要下穿1次滬寧鐵路,下穿8次國省干道線,下穿16座橋梁。沿線的地面建筑中,有數(shù)量眾多的文保建筑:北寺塔、文廟、滄浪亭,還有人民路沿線的法桐、香樟等大樹、古樹,都給施工增加難度。
比如北寺塔站,據施工方中鐵一局項目負責人湯建軍介紹,北寺塔站的車站距離國家級文物北寺塔最近為86米,而盾構區(qū)間的隧道邊緣離北寺塔最近僅為40米,如何做好文物保護成為重中之重。湯建軍說,一期圍擋時,共需37根鉆孔樁,比其他車站都多一些,一方面是為了支撐鋪在上面的鋼板,另一方面也可起到抗拔作用,目的均為保護車站及周邊建筑物的安全。挖掘過程中也小心再小心,避免對地下文物造成破壞。
穿越火車站,最有技術含量的盾構穿越
蘇州火車站站附近人流車流巨大,軌交公司當初施工時必須與時間賽跑。同時,為了保證鐵路的安全運營,地下沉降必須嚴格控制。上方是一輛輛時速300公里/小時的滬寧高鐵,下方是一臺每天僅前行數(shù)米的盾構機,就在彼此按照各自的軌跡連續(xù)同行41天后,蘇州也完成了國內有史以來技術含量最高的盾構穿越——在高速鐵路下方開出一條軌交通道。據了解,成功穿越后,盾構區(qū)上方的鐵路最大沉降被控制在3mm以內,建設安全標準極高。
穿越特殊土層,軟土要加固硬土要稀釋
據軌交建設工作人員介紹,軟弱土層和硬土地層為施工中經常碰到的地質情況,必須根據土層性質和隧道深度合理設置盾構機的土倉壓力。“如2號線延伸線獨墅湖地鐵隧道和4號線吳江汽車客運站站,都為軟弱土層地質結構,泥土硬度只有普通土層的三分之一。這個時候要預先對土進行加固,并且控制盾構機出土,提高土倉壓力,使盾構機前進時土層不會沉降。而4號線同津大道站(同里站)土質均為硬土,是常規(guī)土質的3倍,這樣的話,就要保證盾構機的性能,同時對土體進行改良,盾構機內設置土壤改良機和潤滑劑,把泥土軟化稀釋,并且降低盾構機的推力?!避壗唤ㄔO分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